5月8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到2025年,清潔生產推行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全面深入推行,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清潔生產產業不斷壯大。
《方案》強調,以建材等廣東省特色行業為重點,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實施綠色化改造。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在鋼鐵、石化、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弧爐、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
關于《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解讀
《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正式印發實施,現就《實施方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清潔生產作為從源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污染物溫室氣體產生排放的重要制度,可以有效推動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過程消減和末端治理全過程控制轉變,對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清潔生產推行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發展清潔生產,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國家“雙碳”頂層文件對推行清潔生產提出明確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清潔生產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作用,我委會同省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旨在推動清潔生產擴面、提質、增效。
二、《實施方案》主要思路和考慮是什么?
《實施方案》以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污降碳、提質增效為導向,系統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等領域清潔生產,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系統謀劃,源頭治理。強化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突出主要領域、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把清潔生產理念融入生產、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推動全過程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堅持改革創新,示范引領。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在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改造中的支撐作用,創新清潔生產推行方式,加強清潔生產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行業、園區和企業集群整體審核試點,用足用好財稅、金融、價格等激勵約束政策,打造清潔生產標桿。